寶島采風八、高南市縣散記

在台灣有兩個較大的院轄市,一北一南,北為台北市,南為高雄市。高雄市西濱台灣海峽,其他三方面受高雄縣環繞,又懷抱一個大港口,就水陸以及港市行政配合的情形而言,實為台灣最大的港灣城市。 

高雄縣的北面為台南縣、市,當年鄭成功經營台灣,於台南設台灣府,光緒年間,又把台灣府改稱台南府,管轄着高雄,所以高雄與台南,在歷史上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。

我在台灣一直居住台北,正式有機會遊覽高雄及台南縣市名勝,該是四十五年,受青年救國團之邀,參加視導高級中等以上學校軍訓,考察了台南縣市及高雄縣十多所學校,並利用工作餘暇,參觀了一些景點。

先談台南縣:

台南縣地處嘉南平原中心,西面靠海,北面以八掌溪與嘉義縣相隔,東面及南面都和高雄縣為鄰,縣治所在地係為新營。新營舊稱查畝營,是鄭成功當年屯田駐兵的地方,縣境內古蹟、古厝、老街、文物很多,而且各具特色。

那年軍訓視導,首先到達新營鎮,考察了新營、南光、北門、新化、善化等多所高中,順便遊覽了白河關仔嶺,南鯤鵢代天府,學甲慈濟宮幾處名勝。

關仔嶺是枕頭山的高嶺,位於白河鎮東境,原本是個窮鄉僻壤村落,居民無意中在山區發現溫泉,於是開山闢道,種植花木,興建公園,修造溫泉旅社,大家聯手銳意經營,很快就使之變成觀光勝地了。

在白河,觀賞了水火同源勝景,依照自然定律,水火本不相容,但是此處山區地質構造特殊,有天然氣從崖壁泉水中冒出,經點燃之後永不熄滅,燄火青純,沒有煙霧,水中有火,火中有水,真是令人驚奇。溫泉旁邊有一條陡峭的石階梯道,稱為好漢坡,循階而上,直達山頂關仔嶺公園,又名紅葉公園,園內種了不少花卉,西北角修築一座凝翠亭,古樸典雅,景色宜人。

關仔嶺西南方有兩座寺廟,一座大仙寺,俗稱舊巖,一座碧雲寺,係為新巖,大仙寺為清朝康熙年間,高僧參徹禪師自福建親捧觀音菩薩一尊,在山中結茅供奉,後來由其弟子鶴齡禪師募化興建佛殿崇祀,碧雲寺則為鶴齡禪師的弟子應祥禪師,另覓靈穴建造,兩座寺廟系出同門,都修建得極為宏偉壯麗。

南鯤鵢代天府,位於北門鄉,簡稱鯤廟,又名五府王爺廟,供祀了李、池、吳、朱、范五府王爺,康熙年間興建,後經不斷擴充,規模之大,在台灣王爺廟中首屈一指,由正面看去,好像由三個單位組合,中間是代天府,右邊是中軍府,左邊是城隍衙,前方為五門牌坊,整個廟宇雕樑畫棟,有關柱石簷閣屋脊,都出自雕藝能手,廟後方則是風景如畫的虎苑花園。廟祝聽說我姓李,特別介紹說明,在五府王爺中,以李王最大,稱大王爺,農歷四月二十六日,為其生日,每年於生日前後,善男信女的祭典儀式極為隆重。

學甲鎮慈濟宮的創建,比南鯤鵢代天府還要早些,係明鄭時期,由鄭成功的部屬從福建同安白礁慈濟宮分香而來,供奉的是保生大帝,他姓吳名本,是一位名醫,治病不分貧賤,慈悲濟世,後來白日昇天,被拜為保生大帝。在日據時期,兩岸隔絕,難到福建白礁,祇好於每年農歷三月十一日,改用抬着保生大帝的神轎巡遊,遙望對岸拜祭,一直延續到今天。又慈濟宮正殿兩側墻壁和屋頂上,都是很有名氣的交趾燒民俗藝品,係清朝嘉慶年間由嘉義交趾燒名匠葉王所製作,另有剪黏大師何金龍,運用揑陶技術剪黏,保留了極高的藝術價值。

次言台南市:

台南曾經是台灣的代名詞,自從荷蘭佔領期間開始,以至明鄭、清朝,都把它作為台灣府城,亦即政治文化中心,逐漸向外發展,所謂一府、二鹿、三艋舺,足見其在台灣開發展史上,地位多麼重要。抗日戰爭勝利,台灣光復,才正式改制為省轄市,城區內古老街道交錯,到處都孕育着濃郁的文化氣息。

軍訓視導,在台南市以成功大學為第一站,接着是長榮、南高和南師等幾所學校,成大原為台南工業專門學校,後來改稱工業學院,之後昇格大學,為了紀念延平郡王鄭成功,命名為成功大學,整個校園劃分為光復、勝利、成功三區,環境優美,學風淳樸,確為南台灣的學術研究重鎮。

台南市的史蹟名勝很多,其中最有名氣而又與鄭成功相關連的,該算是赤崁樓、延平郡王祠、安平古堡和億載金城了。

赤崁樓又名番子樓、紅毛樓,位於市區民族路與赤崁街的交叉口,是荷蘭人初到台南時所建的普羅民遮城,鄭成功把荷蘭人趕走,改為承天府,因為係用赤紅色的磚瓦砌成,在晨曦或夕陽映照之下,猷如蒸霞吐虹,所以叫它赤崁樓。樓高三層,樓下舖砌石磚,有九隻龜駝碑,頂層架設巨砲,大門口一對牡牝石獅鎮守,於樓上陳列室,看到了鄭成功當年的海戰摧敵圖,劉永福的治軍台灣圖,以及古代船隻雕刻,台灣地理圖表等相關史料。

延平郡王祠在開山路,最初是民間自行修蓋紀念鄭成功的祠堂,後來沈葆楨到台灣籌防,認為鄭成功是明之孤臣,非清之亂敵,乃正式上奏朝廷,獲准追諡建祠,命名為延平郡王祠,採福州式建築風格,前方有高峻的照壁,燕尾重簷,與外墻合而為一,中間是月門,正殿供奉了延平郡王塑像,石坊及月門懸掛了忠肝義膽、前無古人兩塊匾額,院內古木參天,祠後是延平公園。

安平古堡和億載金城都在安平區,當年荷蘭人在台南,除了普羅民遮城外,同時興建了熱蘭遮城,鄭成功為了懷念故鄉安南縣石井安平村,特別把熱蘭遮城改稱安平鎮,作為反清復明的跳板,熱蘭遮城原本分為內外兩城,因為被戰火摧燬,內城緊留有北邊半圓形堡壁及一口古井,外城有些建築,尚可看到用鐵剪刀固定樑柱的痕跡。

億載金城在安平區南邊,北與安平古堡遙對,係清朝沈葆楨為了保衛府城安全,聘請法國工程師帛爾陀設計,使用紅磚砌建成的西洋式城堡,城門外額書寫億載金城,內額書寫萬流砥柱,深深寓有固若金湯的意含。

再說高雄縣:

高雄縣在明鄭時期隸屬萬年縣,後來從萬年分出,設立鳳山縣,繼又劃歸高雄州,台灣光復後分別設置了高雄縣、市。軍訓視導於高雄縣考察了鳳山、岡山高中及旗山農工,順便遊覽了三山附近的澄清湖、佛光山、月世界。

澄清湖舊稱大埤湖、大貝湖,位於鳥松鄉,原本是一座工業給水廠,後來經闢建為風景區,湖水清澈透明,因而改稱澄清湖,鳥松靠近鳳山,我們於視導鳳中軍訓後就近遊覽了澄清湖。六十年,服務單位辦理戰地政務幹部復訓,曾借用澄清湖青年活動中心場地,於湖畔住了一個多月,晨曦中登過中興塔,夕陽下穿越九曲橋,湖區又有大貝及小貝之分,大貝區多為西洋式建築,小貝區則布滿了古老的亭台樓榭,後來又於進門處設置海洋奇珍園,更吸引了眾多遊人。

佛光山在大樹鄉東北方,依山傍水,阡陌縱橫,兼具山水靈秀之氣,田園青翠之美,是星雲法師創建,寺內有一尊高大的釋迦牟尼金身佛像,前方又環立了一百多尊中型佛陀,笑逐顏開,主體殿宇有大雄寶殿、大悲殿、大智殿與大願殿。大雄寶殿塑了釋迦牟尼佛、阿彌陀佛、藥師佛三尊佛像,四週墻壁一千四百多個小洞內各有一尊小佛,上方掛了光明燈,亮起閃閃金光,星雲法師倡導生活佛教與人間佛教,不僅使佛光山成為佛教勝地,而且是南台灣的佛學研究中心。

高雄縣有兩處月世界,一在田寮,一在燕巢,於旗山視導農工職校軍訓後,先往田寮,燕巢則係於回程時經過,兩處所看到的,都是光禿禿山丘表面,受雨水沖蝕,逞顯條條溝痕,很像月球中景象,置身其間彷如進入奇幻世界,又田寮月世界旁邊尚建有涼亭式攬月樓,附近的月禪寺、弦月潭,另有一種風光。

末講高雄市:

在四個縣市中,以到高雄市的機會較多,參觀過的景點,有左營蓮池潭,愛河附近的三鳳宮,壽山公園、旗山半島及西子灣。

左營蓮池潭有春秋閣、龍虎塔和啟明堂等景觀。春秋兩閣迴廊可通,迴廊下是半月形放生池,池中塑了昂首向天的金龍,四周噴泉弧射,龍虎塔與春秋閣形式相似,塔高七層,紅柱橘瓦,聳立潭畔,啟明堂在春秋閣的北面,堂內供奉了文聖孔子和武聖關公,最難得的是看到鄉賢岳飛亦崇祀其中。

壽山公園內,清晨有不少民眾,比拳弄武,舞蹈歡唱,園區南北修建了元亨寺、龍泉寺兩座廟宇,寺前古松叢立,園內綠茵遍地,殿宇金碧輝煌。西邊是動物園,園前那兩幅盤古開天地、動物一家園馬賽克壁畫,以及彩繪步道,可以說是極為罕見的造景。

旗津半島是高雄港的屏障,我第一次到島上觀賞紅樹林及燈塔時,必須先至碼頭搭乘輪渡,後來過港隧道完工,縮短兩岸距離,隧道全長兩千兩百多公尺,形成了旗津的另一個景觀。

西子灣靠近壽山,以海水浴場、天然礁石聞名,即使不喜歡游泳,也可在沙灘漫步,看雲霞,聽濤聲,自從中山大學在西子灣建校,典雅的紅磚校舍,襯托了周圍的繁花綠樹,碧海藍天,顯得風光更加旖旎了。

台灣的開發係由南向北拓展,高南地區值得觀賞的地方很多,所敘所記,祇是接觸過的一些代表性景點,其餘就留待爾後補遺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