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尋幽三、北歐五國行腳
八十九年七、八月份,台灣氣候燠熱,悶得喘不過氣來。有一天接到一份旅遊北歐的資料,北歐氣候涼爽,希望能夠前往避暑解悶,乃行報名參加,原計畫要遊走丹麥、瑞典、挪威、芬蘭等四國,嗣又增加了冰島和格林蘭。
於八月八日啟程,九日到達丹麥首都哥本哈根,丹麥是歐州大陸西北端的一個小王國,領土以日德蘭半島為主,哥本哈根位於西蘭島東岸,是丹麥的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交通中心,也是北歐各國貿易樞紐。
哥本哈根有不少中世紀以來遺留的古蹟,首先遊覽了王室故居安瑪麗特宮堡,然後沿著大道,走向卡菲茵女神噴泉,女神袒露上身,手揮長鞭,駕御四條神牛,牛嘴巴尚噴出強力水注,再向前是人魚公主塑像,人魚公主係童話大師安徒生筆觸下傳奇故事主角,為丹麥的象徵。
中午,前往克倫古堡,此堡已無昔日風貌,比較引人入勝的,則是城墻上直線排列的大砲,傍晚時分到達提弗利樂園,樂園裏有各國代表性的建築,其中又以中國式的飛簷重閣塔樓,最受注目。
十日早晨,轉往挪威奧斯陸,挪威素有峽灣之國稱號,奧斯陸位在東南區中央地帶,為挪威首都。在奧斯陸市區,觀賞了大教堂、國會大廈以及街道盡頭的王宮,然後進入維吉蘭公園,園區有數百座雕像,係為名雕塑家維吉蘭窮畢生之力留下的傑作,把人生喜怒哀樂的內心世界,刻畫得十分傳神,尤其是噴水池後面那尊高大石柱,雕刻了一百二十一個不同恣態的人像,柱頂的嬰兒與駭骨,顯示了人生兩個極端,維吉蘭稱之謂幻影世界。
十一日由蓋羅西行,進入挪威西南區要埠卑爾根,隨即搭上登山纜車,直衝弗洛伊恩山頂,纜車軌道傾斜角度很大,坐在上面甚感驚險刺激。葛利格是挪威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,葛利格之家就建築在北歐神話中的妖魔丘上,距離市區不遠,也曾專往造訪,並順道參拜了附近的一座木造教堂。
離開卑爾根走向東北,之後兩天以遊覽幾個峽灣的景色為主。十二日上午,搭乘巴士、登山火車、汽輪等三種交通工具,從各種不同角度,觀賞松恩峽灣周遭風光,弗隆該算山中最高點,經轉換兩次火車,方才到達,附近的休斯大瀑布更是名聞遐邇,台灣阿里山也有登山火車,係在山腰盤旋,弗隆的登山火車,則於山脊奔馳,不同的地形有不同設計,真要讚嘆築路者的鬼斧神工了。
過了弗隆車行漸緩,於一碼頭站下車,改搭汽輪直馳松恩峽灣,松恩峽灣是世界上最長、最深、最峻秀壯麗的峽灣,傍晚汽輪到雷肯吉小鎮下錨,小鎮天亮甚早,不到四時天空就布滿彩霞,於是趕緊起床環繞小鎮散步,迎接晨曦。
早餐後前往冰河博物館,所謂冰河也叫冰川,看起來很像河流,但卻激不起浪花,聽不到水聲,每天流動祇有幾公分,就在冰河流動時,磨蝕地表而造成峽灣,為了實地瞭解冰河,又前往布里思,搭馬車登上山頂,尋找冰河源頭,當嚴寒季節雪花受到積壓,片狀的雪就變成粒狀的冰,進而形成冰原。
午後轉往一個小碼頭,將巴士開上快輪,開始遨遊蓋倫吉峽灣,蓋倫吉峽灣雖較松恩峽灣小些,兩岸風光的秀麗卻毫不遜色,快輪轉過一個大彎,祇見高聳的岩壁上,湍瀉出七條飛瀑,大家叫它七姐妹,又稱七仙女,猶如白鏈似的,搖搖擺擺,阿娜多姿。在峽灣盡頭的山坡上是老鷹之路,傳說中的小精靈,便是在這曲曲折折的山間小徑裏,披星戴月,勤奮工作,開創出一片天地。
車輛盤旋進行中看到兩個山頭,那是國王峰和皇后峰,也是挪威中部最高的山峰,雙峰並肩依戀,顯示出它的雍容氣勢,出了登山口地勢逐漸平坦,經過迪堡一直向北,奔往挪威第三大城特倫汗,市中心有一座石造尼達羅斯大教堂,大教堂之東,為巴洛克式木造王宮,現為挪威國王的離宮,內部陳設古色古香,還有一間中國廳,陳列懸掛著多種中國陶瓷藝品和壁畫。
挪威國土南北狹長,為了節省時間,十五日改搭飛機,於特倫汗逕飛北極玄關城市德朗索,然後再由德朗索轉往阿爾塔,並到阿爾塔附近先民岩畫博物館參觀,館後方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評列人類文化資產之岩畫,內容以馴鹿、弓矢、刀矛、舟船、獵人為主,至於岩畫之年代,專家學者仍在進一步研究。
瞭望北角,是在挪威最後一站,北角以地處歐洲最北而出名,不過北角是海岬而非城市,當地無旅客居住的場所,我們祇好在距離北角最近的霍寧斯瓦格住宿,再搭車前往北角,到達時廣場已有不少遊客,遠望西方雲霧茫茫,太陽不敢露臉,僅射放出一片紅色光芒,大家亦祗站立北極圈圓形標誌前拍照留念,我一直懷疑北角之行究竟得到些什麼?此時發現廳右有一處岩穴,名為教會之門,連忙閃入沉思默禱,冥冥中若有所悟,認為站在地球極北,似應放寬心情,忘記一切煩惱,或許就是此行所得。當跨出大廳正要上車時,忽見薄霧中露出月影,微弱的陽光,配合著朦朧的月色,豈不正是北極難得一見的日月交輝景象。
結束挪威旅程,十七日進入芬蘭,芬蘭冰融湖甚多,而有千湖之國稱號,到達芬蘭,首先搭船遊覽了伊納里湖風光,湖畔森林蔥翠湖水澄清,不少飛舞的白鷗,把全湖點綴得生趣盎然,湖中心有一小島,奇石嶙嶙葛藤蔓蔓,回程又看到岸邊有幾隻馴鹿,競相追逐嘻戲,馴鹿是一種是草食性哺乳動物,分為野生和飼養兩類,我們看到的幾隻沒掛牌子,可能是野放的馴鹿。
十八日全天,主要在芬蘭中部活動,從伊瓦羅到羅瓦聶米聖誕老人村,說到聖誕老人,並非虛構人物,最早要追朔到四世紀的尼可拉斯主教,樂善好施,特別喜愛兒童,現在想像中的聖誕老人,則是穿紅衣,戴紅帽,雪白鬍鬚,背負大包袱,忙著散送禮物的老頑童,羅瓦聶米老人村的聖誕老人,便是這種造型,村內還設有不少專櫃專室,不過總感覺商業氣息太濃,倒是從大門口到正廳前所畫的那條北極線圈,頗具教育意義。
傍晚到達芬蘭首都赫爾辛基,南臨芬蘭灣,為芬蘭最大的港口。十九日先在市中心觀光,由上議院廣場到漁夫碼頭,還參觀了三座教堂,上議院廣場有俄皇亞歷山大銅像,漁夫碼頭是港區鬧市,設有不少攤位,廣場北側丘嶺上,是赫爾辛基大聖堂,國家重要慶典,多在聖堂舉行,沿著漁夫碼頭橋向上,為芬蘭希腊正教教堂,紅磚尖塔,外型峭麗,抗俄英雄曼納翰將軍寄葬於內,但設計風格獨特的要算岩洞教堂,整個建築與岩石天然形態結合。
下午參觀了西貝流斯紀念公園,西貝流斯是芬蘭著名的音樂家,一曲芬蘭頌激發了全民愛國風潮,公園裏白鋼風管,構思別具意義,當天芬蘭舉辦馬拉松賽跑,將管制交通,遂提前趕往港口,登上詩麗雅交響曲號客輪,與芬蘭告別。
詩麗雅交響曲號與小夜曲號,是兩艘同為五萬噸的客輪,每日同一時間,往返於赫爾辛基與斯德哥爾摩,我們住在七層十號房間,第十二層是漫步區,視野最為遼闊,傍晚六時啟航,第二天早晨八時到達瑞典斯德哥爾摩。
瑞典位於斯堪的那維亞半島東側,地勢西高東低,斯德哥爾摩為瑞典首都,全城由五十多座橋樑連貫十四個島嶼而組成,是個水上公園型的美麗都市,到達斯德哥爾摩,首先登上城南山崗鳥瞰全市,然後遊覽古意盎然的舊市街,沿著石板小道,由海邊走向蘶峨的王宮,王宮係一座灰白色方形建築,局部對外開放,西側便是利達爾摩大教堂,國王另有一處渡假離宮,位於馬拉倫湖洛沃島,我們轉由內碼頭,搭乘快艇遊湖觀賞,褐紅宮墻,綠色殿脊,堪稱美侖美奐。
接著趕往市政廳,外墻用紅磚砌成,頂部有一金黃色皇冠尖塔,每年頒發諾貝爾獎,都是在二樓廳內舉行,隔壁金廳係舉辦舞會的地方。諾貝爾是瑞典人,世界傑出的化學家,因發明安全炸藥而致富,逝世後撥出部份遺產,設置諾貝爾獎,計有物理、化學、醫學、文學、經濟、和平六種獎項,除和平獎係在挪威奧斯陸頒發外,其他五項都是在斯德哥爾摩,由瑞典國王親自主持頒發。
遊罷瑞典,搭機飛往冰島,冰島是世界最北國家之一,鄰近北極圈,國土形狀宛如一隻水母,吸附在藍色大西洋上,人口僅有二十餘萬,有兩百多座火山,卻很少爆發,反而形成許多溫泉,人民利用溫泉取暖,培植蔬菜水果,所以說冰島該是不冰之島,又為冰火之國。
冰島的首都是雷克雅維克,位於島的西南岸,托寧湖為市區中心,一些主要建築,都環繞在湖的四周,其中最有名的,該算是用玄武岩建造的國會大廈,另有古老的議會遺跡,在近郊辛格之丘,現已改稱國會岩。
廿一日下午,用了半天時間,浸泡在溫泉湖水中,盪漾浮沉,廿二日沿金環路線,觀賞古弗斯瀑布跳躍奔騰奇景,還有那火山岩層中噴出的水注,大家捲起褲管,在熔岩突崖中,從美洲板塊走到歐洲板塊。
最後兩天在格陵蘭,格陵蘭是世界第一大島,為丹麥屬土,居民多以捕鱈魚獵海豹為生,我們係在東南隅,庫魯斯克與安瑪薩利克兩個城鎮遊走,在安瑪薩利克,參觀了小鎮的小教堂、小市場、小博物館、小市場在教堂與博物館後方,還有一處愛斯基摩人原始洞穴,可供三家或一家三代同住。
廿四日,於港口搭上一艘快艇,馳向東北,遊覽了安普西埃峽灣風光,峽灣盡頭是巨大冰河,比挪威布里斯達冰河要大得多,已經形成一個巨大的冰原,經踏著冰層順勢而上,站立冰峰下望,穹天極地,白茫茫一片,晶瑩燿目,大家約對北極圈外奇異景色,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廿六日是賦歸的日子,轉換三次飛機回到台北,結束了二十天旅程,綜觀北歐五國,具有共同的歷史淵源和文化背景,不過每個國家也各有其特色與優點,可供效法學習,尤其是他們健全的社會福利制度,更值得借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