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尋幽九、韓國旅遊自由行

    談到韓國,又稱高麗或朝鮮,是位於東北亞的一個半島國家,其信史始於一世紀前後的三國時代,當時朝鮮半島,分為高句麗、新羅、百濟三個國家,相互鬥爭抗衡,其中以高句麗漢化最深,較為強大。

之後蒙古人入侵高麗,李成桂為對抗蒙古的卓越將領,後來又揭竿而起,建立李氏朝鮮王朝,直到被日本佔領,才結束了長達五百多年李朝時代。迨第二次世界大戰,日本戰敗,退出朝鮮,復經三年韓戰,後來以北緯卅八度為界,成立南、北韓政權,形成分裂對峙局面。

岳父當年由山東移居韓國,家住仁川海邊,從事農作,經營菜圃,配合時令氣候,運用祖傳生產技藝,親手播種,並教導親友學習,頗具名聲。

對於韓國之認知,大多係與岳父母們閒話家常,有所瞭解,間或翻閱史料,進而求証。至於參訪遊覽,則係配合探親活動,採自由行方式,除了仁川附近的自由公園、中華街、南松島等景點外,便是以漢城市區中心地帶,像南大門、東大門、漢城塔,以及德壽、景福、昌慶、雲峴、昌德多處王室宮殿、聖地為重點了,時間或長或短,沒有一定限制。

朝鮮時代,皇宮四周環繞的城垣有八座城門,倭亂期間毀於戰火,城牆被強行拆除,剩下的僅有南大門、東大門等幾處。南大門名崇禮門,是漢城的主要入口,門呈拱形,風格典雅,工藝精緻,形勢極為宏偉氣派。東大門名興仁門,為通往春川、江陵等地交通要道,其建築時間與形式,大致和南大門相同,同屬韓國第一國寶,附近都有傳統的零售或批發商場及百貨公司。

漢城塔位於南山公園山頂,塔高兩百六十多公尺,是漢城顯著的地標,最適宜觀賞落日及全城夜景,大多是搭乘纜車上下山,有時係採徒步方式,先在公園內瀏覽,再循着山邊步道,穿越鬱鬱蔥蔥松林,經八角亭,而登上塔頂旋風展望台,四下眺望漢城全貌。

德壽宮離南大門不遠,為李朝成宗大王長兄月山大君所建,不幸毀於倭亂,整建後光海君曾於宮中即位,並成為高宗的正式王宮,不過建築形式則與與傳統的宮殿不同,而改採西洋新古典主義設計之石造殿,現分為東西二館,東館展示了歷代宮室遺物,西館為現代美術館,庭院深奧,最適合漫步觀賞,很難得是曾於大漢門看到過守門兵吏,穿着朝鮮時代軍服,進行換崗儀式。

景福宮位於世宗路,建造時間較早,當李朝太祖李成桂定都漢城之後,即下令興建宮室,爾後王朝各代,便在景福宮起居生活,可惜亦毀於倭亂,直到高宗之父大院君才再整修。正門為光化門,兩側各有一蹲獬豸雕像,用來辨別正邪,東門建春門,西門迎秋門,北門神武門,前後有序。進入光化門,即為中央博物館,勤政、思政各殿,在博物館後方,勤政殿是景福宮正殿,亦是君王主持朝會,與眾臣討論政事的地方,依然保存了朝鮮君王寶座,東邊是一座敬天寺十三階石塔,西邊蓮花池中建有雙層慶會樓,北邊乃幽雅寧靜的香遠亭及民俗博物館,館址原係乾清殿,閔妃便是在殿中遇害,寶塔前古樹蒼鬱,蓮池中樓宇倒映,處處展顯了古代王宮莊嚴肅穆的景象。

昌慶宮在景福宮之東,漢城大學醫院的對面,大門名叫弘化門,正殿為明政殿,是李朝英主世宗為其父君太宗營造的別宮,日本侵佔期間,曾把它變造成動物園,現動物園已經遷移,並按照原來宮殿容貌整建修復。

雲峴宮為李朝高宗之父興宣大院君府第,係高宗出生的地方,後來又與明成皇后在宮中成婚,富有紀念意義,於今每年仍擇期就高宗與皇后的結婚典禮、進饌宴會等儀式,舉行示範表演。

昌德宮靠近昌慶宮,面積寬廣,為漢城現有五大故宮中,保存維護最佳的一處宮室,部份雖亦毀於倭亂,但經整建重修,反而較前更加壯麗,而且各有它的特色。像仁政殿、宣政殿青瓦覆蓋,是君王處理政事處所,樂善齋整潔清雅,為王妃別宮,璿源殿水光瀲灩,供奉歷代君主畫像,入口敦化門,係王朝遺跡中最古老的木造建築。進入敦化門,便是幽緻古典的錦川石橋,再沿着石板大道就到了宮庭後花園,亦即大家所說的秘苑,但見小橋石岩流水潺潺,鮮花翠竹嬌艷青蒼,與宮牆外的喧嘩街市,形成靜鬧強烈對比。

至於仁川,市區內較為熱鬧的是新浦洞,但比起漢城,要單純得多了,從新浦洞步行到自由公園,大約十多分鐘,園中綠蔭悠然,臨海高地上豎立了一座銅像,係為韓戰期間指揮仁川登陸作戰的麥克阿瑟將軍,手握望遠鏡,面對仁川港口,甚具紀念意義。

公園山坡下的中華街,據說是韓國唯一的中國城,當年係便於絲綢、中藥、陶瓷等貿易而形成的,於今規模已不如早期,不過仍然有多家較具名氣的商行及餐廳,在奮力經營,整條大街,無論建築門面,店內擺設,牆壁掛圖,都保持中華文化傳統色彩,街口還有一座鮮紅華麗的牌樓。

市區南方的松島遊樂園,有遊艇、垂釣、餐飲、兒童遊樂等各種設施,尤其是水門開閉式的海水浴場,可以容納兩萬多人,也曾專往一遊,還登上月尾島,欣賞了海濱景色,潮風迎面,松香撲鼻,至為愉快。

在參訪景福宮時,曾看到幾幅有關水原華虹門、訪花隨柳亭等建築圖片,華美壯麗,引人入勝,因而又特地前往水原遊覽,水原為京畿道首府,在仁川東南方,同屬漢城近郊城市,交通便捷,公車可以直達。

李朝時代,正祖大王有意遷都水原,以便就近照護其被害之父親莊獻世子陵墓,隨即着手建築石造城垣,其布局、形式、裝飾等,堪稱朝鮮王朝城廓精良藝術之代表。於城南八達門遊起,經華陽樓、長安門、華虹門,再轉練武台、蒼龍門,然後登上西將台,得以俯瞰水原市全景。可惜的是正祖大王尚未實現移都心願,即行逝世,但卻留下足以誇耀後世的建築文化遺產。

之後,岳父母間亦隨同華僑團體,來台參加慶典活動,還有桂黎的韓籍同窗好友,到台灣學術交流,對韓國之進步發展,不斷介紹說明,復邀約觀光旅遊,當再行漫步漢城街頭之時,確實感到各方面都有驚人變化,單以地鐵而言,竟分有八線,以不同顏色作為代表,交錯連貫,四通八達。

隨後,經介紹則又選擇漢城附近幾處較具紀念性的景點,像韓國之家、韓屋村、梨花莊、板門店、江華島等,觀賞遊覽。

韓國之家在南山公園北邊,有關門庭係仿照景福宮慈慶殿建造,瓦頂多層曲線柔和,許多外國觀光客,為了瞭解韓國文化藝術,都會到韓國之家參觀。有一次正好碰到傳統式婚禮表演,禮儀以法鼓舞禱告上天開始,表達兩人的情愛,再來行交拜禮,男的祇要一鞠躬代表陽,女的卻需二鞠躬代表陰,接著是合根禮,兩人捧瓢酒杯互飲合讌,完成終身大事。

韓屋村與韓國之家僅一牆之隔,曾是朝鮮時代風景最優美的地方,以樹林、小溪、池塘、亭台等,呈現出韓國傳統庭院,反映了士大夫乃至平民階層居處環境,以及他們使用的傢俱,房屋木柱光潔亮麗,地板之下設有火炕暖土,板石上面再加厚紙,冬暖夏涼,為韓式建築的內部特色。

梨花莊靠近東大門,原為韓國大統領李承晚的故居,後來改建成為紀念館,展示了一代偉人李氏夫婦生前日常生活用具,以及其相關之歷史文物資料,整個建築設施,固然不能與古代王朝宮室相比,但當韓國獨立,李承晚當選大統領,領導全國軍民,苦心經營,贏得了國際讚譽,確已永遠深植人心。

又戰爭永遠是殘酷的,三年韓戰打得非常激烈,後來雙方在板門店不斷談判會商,終於簽訂了停戰協定,劃定北緯三十八度停戰線,之後板門店便變成較具軍事紀念意義的觀光景點。區內有七棟建築物,為當年談判場所,仍擺放了一些談判代表使用過的桌椅,另有一棟雙層歇山式樓房,大家登上樓台,遙望了以軍事分界線為主軸的南北兩地,深深感覺,板門店該是和平象徵,謹祝福雙方基於民族團結理念,早日結束紛爭。

桂黎的同窗好友金女士,家住釜山,一再電話邀約,乃搭乘鐵路新村號特快火車南下,由漢城經大田、大邱,前往釜山,沿途欣賞了田原風光。

釜山是朝鮮半島南端海港出入口,為韓國第二大城,與環太平洋區各國重要城市,有着密切互動關係,到處充滿了蓬勃朝氣,像漢城一樣建有地下鐵路,貫通市區中心,連接幾處重要觀光景點。

下了火車,乘坐地鐵,直驅市區最熱鬧繁華的光復街、南浦洞,祇見人潮洶湧,猶如台北的西門町。再向前走,到達龍頭山公園,是釜山海港第一座公園,範圍很大,不僅花木扶疏,還建有高達一百二十公尺的釜山塔,塔下為鐘閣及民族守護神李舜臣將軍的雕像,像前那口巨大花鐘,雙針不斷蠕動。

金女士家住東萊區溫泉洞,是釜山著名溫泉區,經沿著她們房後索道,登上了金井山城,下望東萊街、市政廳,宛如一幅漸次展開的畫卷。繼而參訪了山腰之間的梵魚寺古剎,寺院係由義湘大師籌劃興建,那宏偉的大雄寶殿,殿前三層古塔,都顯得至為清靜莊嚴,據說寺成當天,突然天降梵魚,湧出金山水井,因而命名梵魚市。

離開梵魚寺,再行轉往東南海角海雲台,是一處擁有飯店、百貨公司、海水浴場的高級綜合渡假遊樂區,在新羅時期,有一位碩儒崔致遠,號海雲,受海角優美景色感染,於南邊岩石題刻海雲台,後被列為關東八景之一,海邊白色沙灘約長兩公里,風光極為秀麗。當遊罷海雲台之後,即循原路返回仁川。

近年來由於韓國電影及電視劇的創新發展,引起全世界哈韓風潮,東南亞一帶尤甚,偶而打開電視,觀看韓劇,注意的不單是劇情故事,而是看到有些場景,似曾相識,就感到更有意義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