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尋幽六、日本北海道踏青

    很早就想到日本一遊,但是受九一八、一二八及蘆溝橋事變影響,心理上難免有幾分排斥,因而遲遲未能成行。

九十三年六月上旬,電視台不斷播放日本富良野、美瑛、小樽、札幌各處浪漫風情,因美麗景色吸引,遂決定避開政治紛擾的東京、大阪,到北海道踏青旅遊,於六月十一日搭乘華信航空包機,飛抵旭川,展開了整個旅程。

於旭川下機,直趨大雪山公園雲層峽,雲層峽谷到處顯得生机盎然,沿著峽谷石狩川前行,一路蜿蜒迤邐,看到不少黑色柱狀的斷崖峭壁,又望見氣勢磅礡的流星瀑布,猶如白練懸空,當地人稱它為男瀑,與不遠處的銀河女瀑遙對,隔著石動岩朝思暮望,頗富想像空間,當晚住宿層雲峽飯店。

層雲峽飯店非常簡潔素雅,客房以和室為主,曾浸泡兩次溫泉,一次在露天風呂,一次在星之湯浴場,更難得的是欣賞了來自俄羅斯的歌舞表演,那專業藝人的軟骨功,俏麗女郎的呼拉圈,悅耳動聽的俄羅斯民謠,都博得不少掌聲。

第二天上午遊覽了大函與小函,小函步道旁的峭壁,千奇百怪,一步一景,大函附近的巨大岩石,一分為二,猶如整齊並列自然的屏風,然後沿著國道東行,到達北見狐狸村,村內飼養了很多狐狸,毫不畏懼生人,讓遊客拍照。

中午轉抵鄂霍次克海濱的網走港,網走冬季以流冰取勝,六月看不到流冰,不過在天都山觀察館裏欣賞紀錄片,卻見識了那流冰的偉大與神奇,而且於地下室冰宮,又體驗了零下十五度,冷得令人發抖的滋味。

由網走向南,至川湯進入阿寒國家公園,又被稱為神仙圈,以活火山和原始森林,展現了北海道特有的風光,另有墨綠的天然毯藻,聞名海內外,我們於園區東端,登上硫磺山,山腰間到處熱氣騰騰,充滿硫磺氣味,繼續南行,到達摩周湖,係為火山口所形成,由於湖底地熱現象,湖水終年不結冰,水質清澈,從高處下望,能見度可達四十公尺,蜿蜒在青山翠谷之間,充滿了神秘氣氛。

傍晚時分,到了阿寒湖,阿寒湖位於阿寒國家公園西側,夾在雄阿寒岳與雌阿寒岳兩座火山中間,面積比摩周湖要大得多,冬季湖面冰層厚實,一度曾為冬運魅力舞台,獲得冰島阿寒美譽,綠球藻靜靜深臥阿寒湖底,已成為北海道的稀有特產。十二日清晨,曾穿過遊船碼頭,沿著步道探訪阿寒湖朦朧絕美的天然晨景,環繞湖邊走了一個多小時,看到幾位釣客,穿了防水衣褲,手持短線,在湖中釣魚,並揮手向我們問好。

第三天,當觀光巴士剛剛開上九百草原,要欣賞那一望無際的牧野風光時,突然飄來陣陣濃霧,使整個綠色大地全被白霧籠罩,領隊耽心發生交通事故,立即原車緩緩下山,趕往標茶,轉搭觀光小火車,遊覽釧路溼原。

釧路濕原係沼澤地帶,範圍較廣,是孕育多種候鳥以及野生動植物的理想場所,其中且有不少已將瀕臨絕種的稀世珍品,後來被指定為國家公園,日本考古學家,曾在濕原地下層,發現了早期人類生活及冰河時期生物活動的遺跡,又觀光小火車的座椅,全用木製,車窗都是整片大玻璃,於重要景點,會放慢速度,隔著車窗,看到不少飛翔的鶴群和跳躍的糜鹿。

釧路係一港口,陸海交通發達,下了小火車,先行環遊港灣一周,然後改循國道向西,於廣帶附近參觀了頗具歐風設計的紫竹花園,夕陽西下時趕達佐幌渡假村,渡假村後方有一處山坡,是冬季滑雪場,遠處尚有兩座鐵塔,塔與塔之間為滑雪跳台,冬天有不少人到此滑雪溜冰,從渡假村大廳所懸掛的照片中,仍可看到那萬里冰封銀色世界,人潮洶湧的盛況。

十三日以暢遊富良野花田為主,富良野位於北海道的中央地帶,概括了富良野市附近幾個村鎮,寧靜的山村,波狀起伏的丘陵,該算是一條最能引人入勝的風景線,無論是那舖天蓋地的薰衣草,五顏六色的波斯菊,姣豔似水的爆竹紅,橙黃片片的向日葵,隨著大自然的韻律,都展現出了迷人的風貌,其中又以中富良野的富良農場,規模最大,名聲最為響亮。

進入富良野,沿著花間小道,欣賞各個村鎮風情,於富田農場,更參觀了花人之舍和香水之舍,從展示資料中,瞭解到農場發展歷史,薰衣草成長過程。旅行社還特別贈送薰衣草小香枕,要大家隨時伏臥香枕,作個醉人的夢。

下午轉到了著名的溫泉之鄉登別,依愛奴族語,登別指的是白色混濁之河,似已說明登別溫泉出水量的豐富,據估計每天湧冒的泉水,位居北海道之冠,在全日本亦是少見的。觀光巴士進入市區,停靠地獄谷之前的美化中心,地獄谷是由火山爆發熔岩所形成的山谷,當時係處於休眠狀態,但仍然冒著熱氣,煙霧濛濛,簡直就如地獄一般,所以被稱地獄谷,谷口有赤鬼、青鬼把守,另有一座供奉藥師如來的小神社,造型極為別緻。沿著原木步道,遊覽了大湯沼、奧之湯、大正地獄等幾處景點。

之後的行程甚為緊湊,先後參訪了伊達時代村、昭和新山、熊牧場、火山科學館,還搭船遊覽了洞爺湖。

伊達時代村,很像台灣中影文化城,進入大門,就是成排的古典建築老街,處處可以看到結著髮髻的人物,重現古老時代的風情,村中有怪怪迷宮、妖魔驚奇屋等,都是老少咸宜的娛樂設施,最吸引人的該是忍者劇場,演出各種令人驚駭的超級武技,另於傳統文化劇場看了一場藝妓歌舞表演。

昭和新山原址,本係麥田和微凸的松林台地,之後漸次隆起,剛開始時遭逢頻繁地震,終於火山噴發,溶岩堆積增高,地震雖然慢慢平息,高度反而仍增,山的形狀近似金字塔,又像富士山,所以特別把它命名昭和新山。

熊牧場距昭和新山不遠,場內飼養了兩百多頭黑熊,按照它的獸齡,分別圍以欄杆,人氣最旺的該是小熊,在馴獸師指揮下,可以作特技表演,踢足球、騎單車,讓人大開眼界,有些熊還會擺出各種俏皮姿勢,向人索取食物。

火山科學館面積不大,展示了許多圖片、實物和相關資料,感到驚心動魄的則是播放的火山動態紀錄影片,對幾次大火山的形成、爆發,以及它所產生的災害,都有詳盡介紹,深具教育意義。

洞爺湖面逞正圓形,湖中四個小島,被列為自然保護區,大家搭乘城堡型汽艇,悠遊一周,翠綠的小島,湛藍的湖水,形成極為美麗的畫面,沿湖塑了不少浮雕,即將成為雕刻公園,當晚並集聚廣場,觀賞了花火大會。

札幌是北海道首府,小樽在札幌之北,面臨日本海,無異是札幌外港,此行我最喜歡的要算小樽,尤其是那條浪漫風情的運河,站立橋頭,祇見河旁人來熙往,還有許多藝人,在河邊展出畫作,動靜之間,都留下深刻印象。玻璃工業在小樽極為發達,玻璃的日文是哨子,單用北哨子為名的,就有五、六家之多,每家都有其獨特的產品,色內通的海鳴樓,以產銷音樂盒及音樂風管而出名,櫃台上下陳列懸掛了各式各樣的首飾盒、掛鐘、風管、爵士壁飾等產品,琳瑯滿目,應有盡有,音樂聲響,此起彼落,聽來非常優雅動人。

由小樽轉到札幌,行車時間大約四十分鐘,大體說來,小樽的建築頗具歐洲小鎮風格,札幌的市容則是高樓大廈林立,進入札幌,首先到市中心舊道廳公園參觀,道廳大樓模仿美國麻州議會型式,用紅磚黑瓦建成,後來雖然一度燬於大火,仍舊使用紅磚硬石逐步整復,因而又被稱為紅磚館,廳舍內部,一樓設有圖書館,二樓闢為紀念館,珍藏了不少北海道開疆拓土的歷史文物,至於公園,則種滿了白樺、白楊和銀杏,路旁尚留有明治時代的瓦斯路燈。

計時台距離舊道廳不遠,係白色木造樓房,充滿了美國西部開拓風味,外型典雅樸實,屋頂裝設有一座自鳴鐘,據說乃開拓初期,美國克拉克博士應邀到北海道指導農業,所帶的見面禮,每於整點報時,一直沒有停過,在大廈櫛比鱗次的今天,依然可以聽到它那與往昔同樣曼妙的聲響。

隨後轉到大通公園,其實大通公園不過是札幌市政廳前一個分隔島,由噴泉綠樹鮮花所組成,公園狹長,把市區分隔兩半,北邊為政府行政機關,南邊則係商業區域,我們登上公園北端電視鐵塔,總覽了札幌全景。

龍行大地北海道七日遊,頭一天由旭川開始,最後一天,又回到旭川,在市區,僅參觀了蝦夷人紀念館以及男山造酒場,便趕往美瑛,美瑛位於旭川與上富良野之間,係一個典型的田園休閒小鎮,四周盡是廣闊的田野與草原,很與北歐的農莊相似,如果騎自行車遊美瑛,有超廣角及拼布畫兩條路線,我們也依此路線,採取少坐車多步行的方式,縱橫於阡陌壟畝,充分享受田園樂趣。

超廣角之路,以拓真館為中心點,館中陳列了攝影大師前田真三在美瑛一帶的攝影傑作,另有新榮與三愛兩處丘陵展望公園,都提供了眺望大地最優美的角度。新榮公園裏,黃麥穗和綠坡地,一塊又一塊穿插交接,偶而平原上還有聳立的孤樹或成排的叢林,形成特別景觀,三愛公園是觀賞夕陽的理想處所,園內建有步道,道旁鈴蘭綻放,紫花遍野,美景天成。

拼布之路有上田牧場、波浪之丘、親子之木、肯及瑪麗之木多處景觀,不少電視廣告,都是在這裏拍製,大家安步當車,慢慢欣賞觀察,遠望藍天白雲,綠樹青山,配合著色彩鮮艷的花田,真是上天所舖陳拼繪出的璀璨畫面。

時間已經下午四時,大家雖然遊興仍濃,但已近飛機起飛時刻,很快趕到機場,搭機返台,結束了北海道踏青旅行。

整體說來,北海道風光秀麗,是日本粗獷的北國原野,有待開發之處仍多,如果當年不發動侵華戰爭,改而大力經營北海道,就必有更驚人的成效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