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賢趣敘二、能言善諫的優孟

從前在我國民間,對唱戲的人一向非常輕視,可是在春秋時代,楚國有一個戲子優孟,不僅很能得到當時人的稱道,即便是後人,對他也甚加讚揚。優指的是唱戲的人,孟可能是他的姓或名號。

優孟從小家境生活清苦,沒有讀過很多書,不過很會講話,處理事物也甚為得體,凡是親友鄰里之間有什麼金錢或口角上的爭執,只要優孟出面輕鬆的講上幾句話,便能排難解紛,使兩家言歸於好。大家都樂意與他接近。

當時,楚國是春秋五霸之一,國勢非常強盛,權威很大,國君楚莊王有時做錯了事,一般臣下都不敢勸諫,祇有優孟常常說些笑話,間接諷諫莊王,楚莊王知道他不是出於惡意,也就不去怪他。

有一次楚莊王的一匹心愛的馬死了,那馬是楚莊王的坐騎,每天吃的是鮮果肉脯,佩帶著綢緞服飾,看來真是雄偉俊美,自從死後,莊王一直悶悶不樂,過了幾天,吩咐管理馬匹的官吏,給牠買一副上等棺材,用葬祭大夫的儀禮埋葬。大臣們聽到後,有的不贊成這種措施,可是怕觸怒莊王,不敢出面反對,後來優孟知道了,認為不妥,經與朋友們商量,決定進宮勸阻君主。

那天,優孟進入宮殿,剛踏上殿門,就放聲大哭,群臣都驚訝不已,楚莊王也問為什麼要哭。優孟稟報,聽說君主心愛的駿馬死了,能不令人悲痛,又得知要用大夫的儀禮來埋葬牠,太寒酸了,富強的楚國,怎麼不用葬祭國君的儀禮而安葬呢。楚莊王似乎尚沒有聽晤優孟的意思,繼續追問葬國君的儀禮是怎麼樣葬法?優孟向宮殿四周看了一下,回報這個太容易了,可以找一個工匠,用玉石雕刻一副內棺,上等木材做外槨,動員全國軍民挖掘墓穴,埋葬之日,請齊趙兩國君主靈前引導,讓韓魏兩國君主靈後送行,然後再建築一座祠堂,一年四季祭拜,轟轟動動熱鬧一番,天下諸侯不是就知道我們對馬匹是如何重視嗎。

楚莊王聽罷,知道優孟又在諷刺勸諫,反而覺得有點不好意思,遂笑著阻止不要再講了,決定把馬匹的事交由優孟處理。優孟趕緊向楚莊王叩頭致謝,稟報說明處理辦法,是用鍋作為棺材,用竈作為外槨,用五味當陪葬,用米麵當祭品,把駿馬埋到人們肚皮裏,當即惹得楚莊王及全體大臣鬨然大笑起來。

又一天,正在過年的時候,優孟看到孫叔敖的兒子家裏很窮,認為是一件不合理,也不應該的事,因為孫叔敖做過楚國宰相,清廉公正,對國家有過很大貢獻,雖然已經去世,但怎能使他的家人挨餓呢。優孟便穿了孫叔敖的朝服,去見楚莊王,引起群臣注意,並且把孫叔敖兒子家境困苦的情形,編成戲詞唱給大家聽,楚莊王深受感動,派人召喚孫叔敖的兒子,將其派到寢丘工作,為國家服務,解決了生活問題。

經過這兩件事情之後,楚莊王更深切認識到優孟的賢德,對其為了國家及社會公益,而能言善諫的精神,越發敬愛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