﹝原載於民國七十年六月戰地政務月刊﹞
戰地政務幹部於五十九年,參加各地區擴大聯誼會議時,業務主管單位,曾賦予「研究、宣傳、調查、服務」四大工作任務。其主要目的,一方面在吸取台灣當前基地建設經驗,作為將來推行戰地政務的借鏡,一方面磨練幹部工作方法
,以利爾後戰地政務遂行。十年來,此四項工作,由於業務主管單位精心策劃,縣市聯絡中心積極輔導,全體幹部共同努力,已收相當成效。不過這些工作係屬經常性的,必須日求精進,持之以恆,爰就原設計構想,再作進一步探討。
﹝一﹞研究工作
研究是追求進步的動力,亦是軍事致勝的要件。學術戰爭最著重的就是研究發展,只要我們平時能多一分研究與體驗,戰時便可多一分致勝的把握。戰地政務含蓋範圍甚廣,一切準備,有賴運用集體智慧,研究規劃設計。
至於當前戰政幹部研究重點,可以分為研究戰地政務的工作方法,研究台灣建設的重要措施,研究大陸政情變化,這三者又是相互連貫的。已往參加訓練時
,對戰地政務的重要政策,已有概略瞭解,今後如能依據政策原則,針對實際需要,研究可行辦法,應屬當務之急,一定要結合大陸政情變化,並以台灣各項建設成就作為借鏡,才能從研究中適當判斷,從判斷中決定取捨。
進行研究時,可以從所學或所從事的工作著手,較易收到效果。對項目選擇不宜過大,像選擇村里民生合作社的建立,青年民族復興教育,糧食供應與管制
,民兵轉化運用問題等,如果把範圍再加縮小,更容易落實。自己研究後,如能提供進修小祖討論,效果更大。
﹝二﹞宣傳工作
戰地政務是一項革命工作,亦是一項群眾工作,國父曾講,革命的成功,宣傳力量實居其九,武力僅居其一,而爭取民心,團結民力,運用宣傳則為最有效的方法,而使大家多加磨練。
當前的宣傳工作重點,一方面要駁斥反動紛歧的言論,以鞏固復興基地安全
,一方面宣揚台灣各項建設實況,作為將來在戰地推行政務的張本。至於宣傳方法,絕非口號、標語而已,要針對對象事實及時空因素,而靈活運用,結合現實解決問題,例如召開村里民大會,正是向民眾宣傳的好機會,不僅準時參加,且要勇於發言,協助政府,宣導政令。又在台灣,常辦理公職人員選舉,有些人會挑剔離間,發表歪曲言論,亦當義不容辭,主持正義,予以駁斥。
戰地的政治號召,即是一種宣傳工作,表達形態包含口頭、文字、藝術、心戰、行動各方面,今天在台灣就注意而又熟識其工作技巧,將來到戰地,必能發揮事半功倍效果。
﹝三﹞調查工作
軍事作戰講求知己知彼,而知己知彼最重要的方法,就是調查。不過戰地政主管單位賦予幹部的調查任務,絕不是一般人所渲染的情報工作,而是著眼對接觸事物的分析與瞭解,亦可說是偏重社會調查工作。
有關調查工作的範圍,主要是調查地方政情動態,調查民隱民疾,檢舉社會弊害,反映危害社會治安事件等。執行調查工作,一定要保持客觀公正態度,細密冷靜的頭腦,切忌有先入為主的觀念,以免導致錯誤。調查進行特別要注意人、事、時、地、物,調查案件可以透過地區聯絡中心,向有關單位提出。
有人或許認為戰地政幹部職責是在戰地,於台灣執行調查工作,是否逾越權限,其實就上述調查工作範圍事項而言,為了愛護自己國家,每一位個國民,隨時隨地執行,都不為過。
﹝四﹞服務工作
服務為人類互助的表現,用服務可以團結感情,促進合作,造成社會和諧。更進一步說,人生原以服務為目的,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責任。
近年來政府在台灣倡導推行「公僕」運動,即在加強服務,便民利民。其實不僅政府,像各宗教、慈善、社會團體等,亦莫不熱心於服務工作,希望大家對民眾的生活照顧,工作扶持,緊急救助,疑難解答等,多加致力配合。這些服務,有些需要人力物力較多時,則可運用進修小組,聯合去做。
將來推行戰地政務,在社政方面,更要充分發揮民胞物與精神,加強社會福利服務,以贏得民眾的向心。
以上係對「研究、宣傳、調查、服務」四大工作任務,從基本認識、工作原則、行動要求,再作簡要說明。總之,戰地政務幹部的基本任務,雖係將來在戰地遂行,但於軍事行動未開始前,即能積極的執行四項工作,或選擇一兩項去做,對鞏固復興基地,厚植復國力量,就能發生深遠影響,意義非常重大,願大家能共同繼續努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