紀慶點滴二、同鄉春節團拜聯誼

    新年剛剛渡過,接著又屆春節,每年當此辭舊迎新,炮竹二三聲人間易歲,梅花四五點大地回春的時刻,我湯陰旅台同鄉,都會選定一個吉日良辰,舉行團拜聯誼。

湯陰是河南省靠北部的一個縣份,面積不大,東西修長,南北狹窄,氣候溫和,交通便捷,人文薈萃,風景旖旎,在歷史上遠於殷商時代,即為王畿,一直閃爍著耀眼的光彩。

最近有一位歷史學者史式先生,撰寫了「中國不可無岳飛」一書,其中描述湯陰人民,大都性格剛強,耿直豪爽,講求道義,信重然諾,勤勞淳樸,守望相助,濟困扶危,乃為古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地方,非常熱愛自己的鄉土。可是當抗日戰爭勝利之後,又進入一個風雨動蕩不安的時代,許多人為了生活,不得已而離開故土,遠走異鄉。

湯陰旅台同鄉,大多係三十七、八年,先後來台,當時年紀尚輕,單身者較多,遍居台灣各縣市,後來才逐漸成家立業,經過統計,大約有一百二十餘戶,第二代是在台土生土長,如果每戶平均以八口計算,已經有一千多人了,最初祇是相識者或居住較近者個別性連繫,之後相互介紹,才有定期性集會,常言他鄉遇故知,是人生一大樂事,海外浪跡,大家都非常重視萬里之外的鄉誼。

李子平鄉長,是湯陰選出的省議員、國民大會代表,來到台灣,致力於鄉賢岳武穆王盡忠報國史蹟之研究闡揚,記得我們第一次在基隆見面,就談到遠居海外,已難對家鄉地方建設貢獻,今後最重要的,該是如何加強同鄉連絡,共同策勉,尤其對新生一代,更應鼓勵知鄉愛鄉,並取出一些與同鄉們交往的資料,決定整理編印通訊錄。

對同鄉通訊錄的編印,曾先後與焦庭芳、孟慶賢、黃愛中、石崇山諸位鄉友研商,最費時的是查證工作,原則按台北、桃竹、台中、嘉南、高屏、宜東六個區域編排,分別進行連繫確認,前後修訂印過七次,除原屬村鎮外,增加家屬一欄,還附繪了湯陰地圖,以促進青少年同鄉之認知,雖然祇是薄薄一冊,卻蘊藏了深厚鄉情,又在編印修訂過程中,劉聲遠、楊順民、劉文榮、石定業鄉友們,亦提供不少建議和心力。

至於聯誼活動,由於同鄉住地分散,很難使大家齊集一起,因而採取了分區方式辦理。台北地區,早期由李子平、王學仕、蘇天元幾位鄉長輪流作東,大規模舉行團拜,是從七十二年開始,由李子平鄉長在松江路六福飯店,邀約恭禧祝賀,之後則改為兩三位同鄉聯合邀宴的方式,每年都有七、八十人參加。

中部地區係趙文炳鄉長領導,同鄉們輪流邀請,我參加過兩次,分別由郭毓芝、楊順民鄉友主辦,有一年尚參加了張方弒鄉友的六十壽宴,他是我在縣師附小讀書時同班同學,特別趕到台中祝賀。

桃園地區由王潤德、李強國鄉長在家中邀宴過兩年,孟慶賢鄉友連絡,還影印了附有照片的同鄉資料,吃的是道地家鄉皮渣山藥菜餚,又慶賢兄新居落成那年,曾陪同鄉親們共往祝賀。至於高屏地區,一向由劉文榮鄉友負責,亦有多次歡聚,有兩年他與郝家騮鄉友,尚攜眷搭飛機到台北參與團拜盛會。

我旅台同鄉,無論長幼,亦確能本著誠樸鄉風,各盡所能,貢獻社會,像李子平代表研究宋史,先後出版了岳飛史蹟考、文天祥史蹟考、岳飛行實與岳珂事蹟、浮海集等十多種專書,並協助宜蘭、新竹岳廟,辦理祭典;王學仕醫師為馳譽國際麻醉學權威,被推崇台灣麻醉醫學之父;李玉彬教授撰寫了經濟制度比較研究、國營實業思想研究、節制資本要論等巨著,榮獲中山學術獎;田鳳台博士由一等兵而成國學名家;又如焦庭萱組長之與台灣菸產,蘇天元主任之與台灣警政,秦凌霄校長之與台灣教育,李景鄴教練之榮任國際裁判,黃守誠教授之勤於筆耕,佳作經常在報刊發表。又趙文炳將軍及李戒之上校退役後,再經營水土保持或交通事業,在台灣最早之風行計程車企業,就是李鄉長們創辦,另不少同鄉默默耕耘,表現都十分傑出,實難一一列舉。

至於新生一代,依據七十六年調查,已有六十多位於大專院校畢業,現在人數就更多了,工作上有的參加考試服膺公職,有的分發各級學校教書,有的行醫

,有的為電腦工程師,有的任電視主播,職位較高的,已升任縣級警政主管,軍事旅團級幹部,不少人移居國外,開創事業,更驚喜的該是有的返回湯陰,開設工廠,回饋鄉里,大家堅守崗位,勤奮努力的精神,實不輸於長輩。

七十年前後,曾計畫要修訂編印湯陰縣誌,後以蒐集資料不易,乃組成專案小組,編印了湯陰地理人文暨旅台同鄉誌略,除記述湯陰地理文物沿革外,並有四十多位鄉友撰述了來台經過及生活概況。當剛剛編印完成,分別寄送,不幸李子平鄉長,竟於七十七年元月十三日,蒙主恩召,隨後安葬於三芝北海墓園,同鄉們前往追思悼念,感謝所留給的一冊彌足珍貴的文獻史料。

七十七年開始,春節團拜聯誼的召集人,改為逐年推選,總連絡人則商請石定業鄉友擔任,此時正好兩岸開放,已有不少人返鄉,活動內容略有變化,以聽取返鄉報告為主,尚為家鄉岳飛教育基金會募款,團拜場地多在台北教師會館,定業鄉友全家動員,有一年特別舉辦模彩,有一年為賀潔甫鄉長慶生,有兩年尚協助廚師包餃子,飲用湯陰岳飛家酒,相互舉杯祝賀,倍感溫馨。猶記淂八十二年,母親由家鄉來台,同鄉們在教師會館歡迎餐敘,老人家很訝異在台灣竟能看到那麼多鄉親,非常高興,我亦一直感念大家熱情的款待。

九十二年,定業兄身體不適,住院醫療,同鄉連絡事宜請李修竹鄉友暫代,當九十三年二月二十五日定業兄長眠,大家為之送喪安葬後,同鄉聯誼工作,便全由修竹兄嫂策畫辦理,團拜場地從教師會館改移陸軍聯誼廳,連年來多請王慕信代表及秦凌霄校長主持,雖然有甚多老鄉友仙逝,很高興的是發動了不少新生代踴躍參與盛會,展現出薪火承傳,生生不息的氣象。

今年春節團拜聯誼即將舉行,必另有一番盛況,謹祝頌鄉友們,萬里春光開新運,千門瑞氣耀光彩,大家永遠平安快樂,把湯陰精神更加發揚廣大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﹝一百年二月十日﹞